|
您当前的位置: |
|
刘冷丝 作品
4月5日,北京大学校友在网上发文,要求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沈阳对其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导致1998年某女生自杀事件负责,引起网络议论纷纭。最新消息,揭发者声明,已联系多名学生,她们也将站出来举报并作证沈阳还有涉嫌性侵的行为。
意气风发的沈阳
令人欣慰的是,北京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上海师范大学三校均及时回应舆论并处理,结果就是:鉴于南京大学沈阳已经不符合做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,也不符合教育部的规章制度,建议他辞去教职。这个处理其实就是开除了沈阳的教师职务,是干脆和到位的。
任何事情并非处理干净了就一了百了,而必须从根源上去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恶劣状况。
一段时间以来,关于高校教师的负面新闻太多了,先是北航性骚扰,紧接着是武汉理工研究生不堪导师压迫跳楼自杀,再到南京大学沈阳涉嫌性侵。
简单梳理从性骚扰到性侵,最后导致自杀等等一系列事件。不难发现,高校导师对学生的“绝对管理权”是导致权力的膨胀而使导师不断“越界”甚至是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,而人性的复杂和丑恶是非常可怕的,在制度没有保障的环境中,一个个悲剧也就此产生。
南京大学的声明和处理办法
这种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导师“绝对管理权”会让一些教师把端茶倒水、买饭送饭、洗车、拖地、接孩子等事情交给学生。稍微严重一点的,部分教师凭着个人的权力和威严对学生发出一些其他指令,包括性骚扰信息。最终,恶劣事件发生——一些教师不顾礼义廉耻和师道尊严性侵学生。
综合分析,众多类似事件基本是教师拿学生的前途作为筹码威逼利诱,学生考虑最多的就是能否顺利毕业。在没有其他可行办法和救济通道的情况下,学生的命运就完全掌控在教师手中。许多学生迫于教师的淫威,沦为牺牲品。国外也有众多的类似案例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加布里埃尔·皮特伯格,因为给两名研究生发送带有性暗示的短信、邮件以及肢体压迫侵犯她们,遭到学生的投诉和起诉。
毫无疑问,构筑高校、教师、学生、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,诉诸于严肃的法律,一波波大学性侵性骚扰事件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遏制。
前任南大文学院负责人丁帆教授声明
当然,这一切的处理必须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一一落实。在中央的直接指导下,教育部在2014年制定了《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》,划出了针对高校教师的“红七条”禁止行为,涉及教学科研、兼职兼薪、招考推优、生活作风等方面;违犯“红七条”,将给予最高至解聘或开除的处罚,实行师德一票否决。
唯有一项项落实,也唯有如此,高校部分教师的任性和肆意妄的言行为才会被关进“制度的笼子”,并被绳之以法,类似南京大学沈阳性侵事件才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。
|
|